首 页   特别报道  活动预告  社团风采  宫内信息  视频中心  大型活动展示  学生作品  招生信息  万花筒网上展厅 
青少年宫在线长兴记者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首页 >社团风采 >青少年宫在线长兴记者站 >
青少年宫在线长兴记者站
作者:活动部 | 发布时间:2021-05-22 | 来源:长兴县青少年宫 | 点击数:26

小记者走进仰峰村,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事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献礼建党百年,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更好的了解党史,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展现我县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精神风貌,5月16日上午,长兴青少年宫的23名小记者在少年宫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江南小延安”之称的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槐坎仰峰村,开展了一场“探寻家乡红色密码,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事”红色研学活动。

33890444-e99e-4f87-b32d-c64ac653df9f.jpg


故事从三个广场说起...

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在仰峰村担任20多年村书记的老党员王书记,由他带领我们小记者参观,并为我们做讲解。王书记首先把小记者们带到了一组雕像前,“1945年1月6日,粟裕将军率四军一师南下在此与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王必成部队胜利会师,1945年1月13日中央电令成立苏浙军区,粟裕将军为司令员,这个地方就是当年两军会师的地方,现在我们把他叫会师广场。粟裕将军是谁?他是哪里人?他有多了不起?他一生干了多大的事?这个后面我跟大家慢慢讲”。王书记深情而又自豪的讲解,一下子吸引了小记者们。接着是胜利广场,红色教育广场,三个广场,为小记者们今天的红色之旅拉开了序幕。王书记说:这些广场都是近年来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精神,让更多的人来学习瞻仰红色文化,参观革命旧址,了解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接受红色教育而建。


参观苏浙军区司令部

接着,小记者们跟随王书记,来到了新四军军区司令部旧址——沈家大院,据说这个保存完整的老宅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里,小记者们瞻仰了粟裕将军的铜像,观看了图文展板,实物陈列,视频影像,实景模拟、沙盘展示等,感受到了当年新四军将士在战争年代峥嵘岁月的光荣与艰巨。特别是王书记声情并茂的解说,让大家聆听到了先烈们的感人事迹,小记者们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

这些就发生在家乡长兴的红色故事,发生在长兴的红色文化,给小记者上了极其生动的一课。大家一个个伸长脖子,紧紧跟随王书记的脚步和节奏,边边看听边记,生怕漏掉了某一个重要线索。在看到粟裕将军住的简陋的房间时,大家忍不住议论:”这里什么都没有,这么破,怎么住啊?“小记者们发出唏嘘和感叹的同时,也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因为这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参观完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小记者们还意犹未尽,当江老师说现在还有问题可以采访王书记时,大家立即争先恐后的开始了采访,瞧!那架势,可一点不亚于电视台外景大记者。“请问王书记,当年仰峰村一共有多少新四军住在这里?最多时多少人?”“请问王书记,当年粟裕将军除了打仗,还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请问王书记,为什么这里叫仰峰村?现在村里有多少人?当年的老百姓为新四军做了哪些感人的事情?”“请问王书记,您作为书记,为这个村做了哪些贡献?”......小记者们连珠炮式的发问,好在这些问题都难不倒有备而来的王书记,王书记都一一耐心地做了回答。最后,王书记跟小记者们说:他是地地道道的仰峰人,把绿水青山保护好,把红色精神传承好,这是他肩上的责任和重担,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他希望我们小记者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也能和他一样,把这里的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广大。


短短半天参观学习,让小记者们对家乡的红色基因有了深刻的了解,回来的路上,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要传承先烈的红色精神,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了报效祖国。





小记者日志


探寻红色密码,聆听革命故事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王宇洲

煤山镇仰峰村被誉为“江南小延安”,70多年前在这里成立了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见证了粟裕与所部将士在长兴度过的那段峥嵘岁月。5月16日上午,长兴小记者们走访仰峰村,探寻红色密码,聆听革命故事!

刚到司令部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门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几个红色大字,在王书记对江山与人民关系的阐述下,我们对这几个大字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走进司令部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抗日时期新四军和粟裕将军南下后建立苏浙军区的系列革命文物。王书记向我们讲解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的简介、当时军区的军事组织构架、典型革命活动等。最后,我们还参观了当时新四军使用的武器和作战所获战利品等,令大家感受到了抗战的不易和新四军的坚毅。

这次走访仰峰村聆听革命故事,让小记者们深刻地体会到幸福生活来自不易,我们要加倍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刻苦学习,长大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



该追的“星”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汪涵

今天早晨,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其他小记者们一起跟随着青少年宫江老师开启了“探寻家乡红色秘码,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事”红色研学活动之旅。

我们去的地方是家乡的仰峰村,是大名鼎鼎的粟裕将军待过的地方,一进村口,王书记就热情的迎接了我们,江老师说:“王书记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知道很多关于粟裕将军在这边的故事”。我们一下子就感到很兴奋,王书记似乎看穿了我们的心思,告诉我们会带我们边参观边讲。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个广场,广场中间有一幅4个战士的巨大雕塑。王书记告诉我们这象征着“会师”,所以这个广场也叫会师场。继续往里走,看到一座白墙黑瓦的房子,充满着古老的气息,中间是一座威武的将军塑像,我想:这就是粟裕将军吧。果然不出所料,王书记说:“你们看到的就是粟裕将军像。谁知道将军肩膀上三个章各代表什么吗?看到我们一脸疑惑,他接着告诉我们,这三个章分别是解放章,独立自由章和八一章,象征着解放和独立。这所房子就是粟裕将军当年办公和生活的地方。我暗暗的想:一个将军怎么住这么简陋的地方啊?后来听完王书记的叙述,我才知道,当时粟裕将军和战士们和老百姓一起种菜,自力更生,生活很艰苦,村民们也很尊重他们。看着塑像,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了粟裕将军白天和老百姓一起干活,晚上和战士们一起制定作战计划的场景。塑像仿佛也变得越来越庄严,塑像肩上的3个章也变得越来越耀眼。

参观完粟裕将军的指挥部,王书记又带着我们看了一些其他旧址。还给我们讲了新四军无偿帮助老百姓,粟裕将军打胜仗和无数战士们在战斗中流血牺牲的故事......听着听着,我又想起了那座老房子,我想:”他们打胜仗的秘密也许就臧在这座房子里吧”。如果没有他们一次次为解放中国而战斗,献身,我们现在面对的,可能还是被奴役,被欺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我看了看自己的红领巾,情不自禁的敬了礼。参观结束后,我们还在这“红色基地”合了影留做纪念,也把粟裕将军的故事永远留在了心中。

铭记历史,铭记烈士,让这份精神永驻心间,永远传承。

像粟裕将军这样的英雄才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追的“星”。




红色仰峰行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刘朔舟

5月16日上午,我们少年宫小记者团开展了第三次小记者活动——寻找家乡红色密码,听老党员讲过去的事情。这次活动的目的地是我们长兴红色乡村:槐坎镇仰峰村。

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起登上大巴,经过了40分钟的车程,心情更是迫不及待!一下车,小记者们就开始小声讨论起活动内容,我环顾四周:仰峰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幽静清新,只有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在耳边回旋。高大的青山像一道道屏障,环绕着整个村庄。

带领我们参观的是老党员王书记,我们跟着他穿过了胜利广场,走过红色教育广场,来到当年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沈家大院。跨过高高的门槛,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威武的雕塑头像:端正的军帽,坚毅的脸庞,挺括的胸前别着三枚勋章。据王书记介绍,它们分别是八一勋章、独立自主勋章和解放勋章。那么这位大将是谁呢?原来是号称“中国战神”的大将军——粟裕!1907年,粟裕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当时的中国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粟裕仍坚持学习,成长为一名战士,于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很多场战役,仰峰村就是他作为新四军司令员所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指挥了打山地运动战,天目山反顽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粟裕将军被誉为战神,是“中国十大大将”之首,可我没想到,他当年的住宅会这么简陋!这么朴素!有同学问这么破怎么住啊?王书记笑着说:“当年连饭都吃不上,还谈住什么豪宅呀!”穿过几扇门,我们来到一个巨大的展厅,里面陈列了许多的战士和将领的照片,有王必成将军,刘别生团长。他们都是为新中国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在采访中,王书记还说到了当地老百姓也在抗战中做了不少的贡献,他们帮伤员洗衣服,照顾伤员,为战士采购物资,领路。新四军在这里得到了所有老百姓的拥护。而他现在的工作,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红色故事,宣扬红色精神,让每一个长兴孩子都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我又对长兴多了一份了解。我要努力学习,传承这份红色基因,长大后也能为祖国做一份贡献!




红色之旅—仰峰村

长兴少年宫小记者 周若清

今年是我国建党100周年,我们青少年宫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家乡的红色基地——新四军革命基地—槐坎仰峰村,了解了家乡的红色历史!

早上7:30天下着小雨,我们坐上大巴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了目的地——仰峰村!天公似乎也感受到了我们的热情,对我们十分厚爱,雨停了,用温暖的阳光爱抚着我们每一个人。一下车,我瞬间被眼前的画面吸引了,一座座群山环绕着村子,一声声鸟鸣清脆悦耳,啊!这里可真是人间仙境啊!往里走,迎面走来一位伯伯,原来是我们的”解说员“王书记。从王书记那里,我们了解了现在我们站着的地方是以前两军会师的地方,叫“会师广场”。走过一座桥台后,王书记告诉我们有了“会师”就有“胜利”所以第二个广场叫“胜利广场”,第三个广场叫“红色教育广场”。

王书记带着我们来到一个旧屋子里,一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2个鲜红的大字,这是毛主席亲自写的。在王书记的介绍下我们知道了,原来粟裕大将军曾今在此办公,也了解了一些有关粟裕大将军的历史。粟裕(1907–1984)就读师范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这时才26岁。粟裕大将身经百战,战功显赫,被人们称为“战神”!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以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粟裕戎马一生,头部就有两次负伤,1984年粟裕逝世,在骨灰中发现了埋存头部54年的弹片!弹片在脑子里,这种肉体跟精神上的折磨,是一般人都无法能够忍受的吧,这种毅力让我不禁在心里给粟裕大将竖起了大拇指!听王书记说这栋房子已经150岁了,是以前的“沈家大院”。我们参观了各个房间,也了解了其他的将军,其中“新四军烈士名录”最令我震撼!一排排已知姓名,一个个鲜红的名字,还有无数未知姓名的革命烈士正是他们不怕牺牲,无私忘我不怕牺牲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新中国”!在采访王书记的时候,我也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您宣扬红军历史文化多少年了?”王书记微笑着说:“40几年了。”是啊!正是因为有像王书记这样的人对革命历史的传承,宣扬,才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历史,更加珍惜现在安定的生活。

这次红色之旅让我收获了很多,也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红色种子。



槐坎之行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董诗涵

在煤山镇西北部,有这样一座小村庄,那里绿树环绕,民风淳朴,更重要的是那里有新四军革命旧址。今天我们就在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槐坎的“仰峰村”。

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白墙黑瓦的大院掩映在一片古树中,这时仰峰村的王书记早已在那里等待着我们。他带领我们沿着石路走进大院,我感到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来到大厅里,我看到悬挂着的许多油画,记录着当时新四军的点点滴滴。

王书记跟我们讲了,沈伦金是沈家第三代传人,讲述了在粮食紧张时,新四军每天很早就要送馒头给他们吃,到了稻谷成熟时,又带着一帮战士帮我们收割。

在这大厅的中央还有一个特别显眼的人物塑像——粟裕将军。王书记跟我们说,粟裕将军在这沈家大院待了七个月,这是他和他的妻子一直牵挂的地方。粟裕将军去世后,有部分骨灰就撒在这片土地上。

一份历尽战火的牵挂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在了这里,与村民的回忆一起长存。如今的沈家大院已经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向后人讲述着这军民一家的故事。




踏着红色足迹    追寻红色记忆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徐俊彦

天空阴沉,但这并不能阻挡小记者们的热情。5月16日上午,长兴县青少年宫在线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来到少年宫门口,统一乘坐大巴车到槐坎新四军根据地仰峰村,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记忆。

大巴车停在了会师广场,热情的王书记接待了小记者们并介绍了会师的雕像,然后带着小记者们穿过胜利广场和红色教育广场,来到新四军司令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几个大字。接着踏过几块青石板,小记者们来到第一个厅,里面有粟裕大将军的雕像,他有着“中国第一战神”的美称,王书记还给大家介绍了粟裕大将军的生平以及他少年时求学和抗敌的故事,大家对大将军的英勇和作战智慧十分佩服。小记者们又看到了新四军作战地形图,对战场形势有了直观的了解;聆听了新四军战歌,感受了雄浑壮阔的力量;知道了抗日战争时的许多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在战争中不幸牺牲的烈士们,体会了幸福的来之不易;参观了新四军使用过的各种工具如石磨、扁担、独轮车等,可见当时作战条件的艰苦……

最后小记者们来到了亭子里,采访了王书记。“粟裕大将军胸前的三枚勋章代表什么?”“新四军的起源地在哪里?”“新四军在仰峰村驻扎了多少人?”……王书记对小记者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通过这次活动,小记者们纷纷表示对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下美好和平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用鲜血换来的。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流血牺牲,但是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更强大。



探寻家乡红密码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范攸宜

今天,我们小记者一行20余人来到了有着“江南小延安”之称的长兴县仰峰村。仰峰村,位于煤山镇西北部,是三省交界的革命老区,曾是粟裕大将抗击日寇的根据地,这里拥有江南抗战时期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革命旧址群。

我们刚踏入会师广场,仰峰村王书记就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王书记带我们进入了新四军江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国第一大将粟裕的半身铜像,这是由粟裕的妻子所捐赠的。据王书记介绍,当时在粟裕的骨灰中有三枚埋藏54年的弹片。天日山战役,战斗31次,歼顽1700余人。1943年住在仰峰村的新四军达八千余人,最多时竟高达三万余人。1953年9月27日14时30分,周恩来总理把大将军衔授给粟裕。

望着一张张历史照片,让我感慨万分,也深深懂得没有老一辈的付出,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而应该铭记于心。要时刻记住,这一片红色的土地。




探寻家乡红色密码,

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故事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徐畅

2021年5月16日下午,长兴青少年宫的小记者们在江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我们家乡的江南红村——槐坎新四军革命根据地仰峰村,聆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故事。

我们首先来到了沈家大院,这里就是当年苏浙军区司令部。走进大堂,一座将军半身雕像印入我的眼帘,只见他头戴军帽,身穿军衣,胸前佩戴着三枚金灿灿的勋章,气宇轩昂,与众不同……听了王书记的介绍,我才知道这位将军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粟裕大将军。1984年,粟裕逝世后,在骨灰中发现埋存头部54年的2块弹片,令人震惊!往深处走,我们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打仗用的落后的武器和破旧的衣服,才真正的体会到,当年打胜仗是多么艰难,我们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参观好苏浙军区司令部,我们坐在凉亭开始采访王书记,了解了仰峰村当年更多抗日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令人动容,最后我们在走廊上合影留念。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的艰难以及背后许多感人的故事,知道了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应该珍惜每分每秒发愤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探寻家乡红色密码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张译文

今天,我们小记者的活动地点是槐坎新四军根据地仰峰村,虽然早上的天气有点凉意,但依然阻碍不了我们参加活动的热情。

由于路程比较远,老师安排了大巴车,在少年宫集合出发。

到了仰峰村,江老师先让我们排好队,然后请来了王书记给我们介绍。大家跟着王书记走了一段路,进到一扇门,书记看着墙上的字,意味深长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虽然我有点不理解这句话,但我还是能感受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走进下一扇门,看到了粟裕将军的雕像。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指挥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歼灭日军1300余人,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基本区。

王书记还介绍了一名少将张开荆的事迹。他1905年5月生于江西省吉水县,1944年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之后,我还看到了很多红军英才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上有两个瓦片,那是日军弄在中国人头上的,肚子里还有两个,任何高明的医生都拿不出来。当时还有一位13岁的小男孩因为不愿透露新四军的消息,被日军剪掉了一只耳朵和舌头,最后残忍杀害。

我真的不敢相信,那些日军居然会做出如此残忍的行径。可想而知,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经过这次活动,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伟大的仰峰村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周欣蕊

今天的天气愁眉苦脸的,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我要去仰峰参观新四军。

听到“仰峰村”这三个字,你是不是以为这个村庄是养蜜蜂的?其实,这三个字是有含义的。“仰”就是进村庄要仰望远处的高山。“峰”是山峰的意思。“村”是村庄。连起来就是进村庄要仰望远处的山峰。

王书记说这里有三个大厅。我迫不及待地冲上前,看见了这几个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些字的意思我也不清楚。王书记又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在仰峰村胜利广场投降,我有些怀疑:是不是中国的部队太多了,日本人才投降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第一大将是谁吗?对了,那就是粟裕。他是一个胸怀很大的人,记得有一次,毛主席让粟裕当大将,可他拒绝了,让别人当。后来,粟裕和另外一位将军的票数相同,他就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对方,最后,还是没当上……

接下来,王书记要给我们介绍一位将军,叫熊兆仁,他活了108岁呢!我要来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啦!请仔细听。熊兆仁小时候很骄傲自大,常常看不起别人,也不怎么和同学说话,所以打仗那天,战士们把他和他的部队都留在了仰峰村……

参观完了新四军,现在要去新四军纪念馆去拍一张美美的照片。一进大门,就看见了一个庞然大物,对,那就是坦克,真想上去坐坐呢!

仰峰村是一个伟大的村庄,又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




向英雄致敬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季芊毓

5月17日,江老师带领我们小记者坐着大巴车来到了红色革命根据地——仰峰村参观学习。

一路上风光秀丽,我不禁赞叹我们大长兴如此美丽。

刚进村我们就看到了一群雕塑,当地王书记告诉我们,这群雕塑讲的是粟裕大将军会师的场景。这个广场被称为会师广场。

王书记带着我们往前走就来到胜利广场,广场前面胜利桥,桥下溪水叮咚,环境优美。

我们跟随王书记继续往前,来到红色教育广场,广场周围有四面石墙,墙上还画有英雄战斗的浮雕,历史的教科书就在这里打开了。

王书记带我们来到一个白墙青瓦的农家大院,告诉我们,这儿曾是沈家大院,也是后来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一走进大院,我就看见了重重大门,再往四周看,墙壁上写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几个大字,我记得这也是习近平爷爷治国的准则呢。

我们跟随村长一间间房边往里走边参观,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游击战争的地图沙盘、革命战士用过的战斗器具、生活用品等,一样样呈现在眼前。

走到最后一个房间,我看到了一尊塑像,面孔严肃又可亲,他就是粟裕将军。粟裕,1907——1984年,他是一位胸怀宽广,气量很大的大将。王书记告诉我们他曾让元帅之位的故事,更是令我肃然起敬。

1927年8月1日,粟裕带领革命军南昌起义;1934年7月,他担任红十军团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等职位。他领导革命军多次以少胜多,被誉为“战神”。我不禁感慨:这是一位多么睿智的将军呀!

他的妻子楚青为他捐献了这座塑像,让我们仿佛看到粟裕将军带领革命战士浴血奋战的情景,这座塑像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

1984年,粟裕病重离世,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头骨中还有2块弹片,这位将军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革命倾尽了毕生心血。

王书记还告诉我们,仰峰村有许许多多的革命英雄,王书记给我们讲述了老虎团的方司令英勇牺牲的故事,熊兆仁欠长兴人民一头牛的英雄事迹等,在仰峰村居住过、战斗过、指挥过的将军有52位之多。

短暂的参观学习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鲜血艰苦战斗和牺牲换来的。

一路回来,依然鸟语花香。我们大长兴之所以如此美丽,那是英雄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和平安宁。我们少先队员一定要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把英雄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和发扬光大。




仰峰村的秘密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丁宁

5月16日这一天,长兴青少年宫的小记者们在江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了槐坎新四军根据地仰峰村,一起去探索家乡红色密码的秘密。

 一大早我们乘大巴一起来到了村上, 王书记热情地招待了我们。走过会师广场,来到了胜利广场,再踏上胜利桥,抵达教育广场后,我们来到了最重要的景点——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遗址。怀着好奇心大家走了进去,踏过第一道门槛,两行红色的大字出现在眼前: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书记说这就是红军的宗旨啊!小记者们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我们看见一尊雕像,王书记说这就是中国第一战神——粟裕大将军了。他为什么会拥有这个称号呢?那是因为他指挥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淮海战役,并且在两方相差20万余军力的情况下,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周恩来总理亲自把第一大将的勋章颁发给了他。小记者们听后纷纷表示惊叹不已。

仰峰村出过52位将军,可是王书记就偏偏给小记者们讲了其中的一个熊兆仁——熊司令的故事。那是因为他最长寿,享年108岁,直到2019年4月7号才与世长辞,还因为他欠了长兴人民一头牛,那年大雪封山,他带兵撤到仰峰村旁边的一处山沟里,敌人攻不进来他也出不去,日子久了就没东西吃了,这时他看见一头找不到主人的牛,他把牛杀了煮熟分给将士们,后来日本投降,他多次写信,拜托别人一定要找到牛的主人,但至今还未找到。最后王书记又带着小记者们参观了151岁的“福”字,“中安”号沉船纪念馆,认识了老虎团团长……

 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和采访很快就结束了,今天的探索活动让我收获满满。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成长。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仰峰村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李一涵

今天,江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家乡的红色基地---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遗址“仰峰村”。

一到仰峰村,大家都忍不住深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鸟鸣清脆,真是个好地方啊!带领我们参观的是热情的王书记。王书记首先带我们来到了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一进门,墙上的12个大字映入眼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十二个大字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力量,让人震撼。王书记为我们介绍了中国第一大将:粟裕将军。粟裕(1907-1984),生于湖南,性格非常耿直。他获得的勋章有:第一大将指挥勋章,解放勋章,八一勋章,独立勋章等四个勋章。粟裕将军曾在仰峰村指挥作战,他一生打过无数的胜仗,被称为“战神”。

到了采访时间,小记者一个个抢着提问,王书记耐心的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让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仰峰村当年的革命故事。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新四军纪念馆,这里都是对外免费开放的。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听革命的故事,感受更多的正能量。




仰峰村行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李婷婷

5月16日,我们乘坐大巴,到了仰峰村。

仰峰村是江南红村,也叫小延安,是当年新四军革命根据地。这里出过52位将军,如叶飞、钟期光、熊兆仁,其中有一个大将叫粟裕。

我们首先来到苏浙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沈家大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粟裕将军的铜像,还见到了他当年在这里打仗指挥时住过的房间、床、椅子……

接待我们的王书记还跟我们讲了很多将军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个叫熊兆仁的少将,他是一个很会打仗又骄傲看不起人的人。当年不对撤退的时候,要从这么多的能人中挑一个留下来就选中了他,后来他就在这里吃了不少苦,有一年冬天,他要去一个地方,路上呗敌人围困,他和战士们几天没东西吃,很饿,这时正好看到山坡上一头牛,他们就把牛牵来宰了吃,补充体力。这件事他一直记在心里,战争结束后,他还写过一封信,说欠长兴人民一头牛,要找到当年的牛的主人还这份救命恩情,他找了很多年,也没找到。他也是在这些名人中活的最长寿命的人了

这次仰峰村之行,我们看到各种关于艰苦岁月的历史资料,心中都感觉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学会珍惜。




走近新四军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付羽墨

今天,我们小记者来到了新四军的旧址——长兴县煤山镇仰峰村。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参观并且了解了新四军。

首先,我们看见了三个并不是很大的广场,分别是“会师广场”、“胜利广场”和“教育广场”,三个广场都是为了纪念新四军的重大事件而建造的。

仰峰村先后住过52位将军。其中一位大将,就是赫赫有名的粟裕将军;两位上将,分别是叶飞、钟期光;5位中将以及44位少将,他们先后都为抗击日寇作出了巨大贡献。每一位将军都获得了三枚勋章,分别是“八一勋章”、“独立勋章”、“解放军勋章”。

最后,到了小记者们的提问环节,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向王书记提出各种问题,我也在这里了解了更多的新四军知识。例如:1944年有八千多士兵驻扎在仰峰村,到了1945年的时候增涨到了3万多士兵,可以想象那时候的战斗有多么的激烈;还有仰峰村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在村子里抬头就能看见山峰;新四军是1937年在安徽泾县成立的;粟裕带领的新四军在仰峰村和乡亲们互相帮助,共同抗日,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等等。

一上午的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告别王书记,踏上回家的道路。在路上,我想,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牺牲自我换来的,我应该更加珍惜现在,加油每一天!




走进新四军纪念馆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臧欣悦

短短3个小时,我和少年宫的小记者们一起走进新四军纪念馆,去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我们先来到仰峰村的“沈家大院”,“沈家大院”分为三个部分。先进去是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三个雕塑,是三个孩子在玩斗鸡的场景,在那时候这里有一所革命学校还有医院,银行枪械厂等等。当时“沈家大院”是苏浙军这司令部的所在。长兴县被誉为“江南小延安”是当时全国十九个根据地之一。当年粟裕将军在仰峰村就是在这个沈家大院指挥作战的。

再往里走,房子的正中间有一个铜像,这个铜像就是粟裕将军,这是粟裕的妻子楚青为纪念他而捐献的。粟裕将军原名叫做“粟多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将军一生戒马指挥和参与了许许多多的战斗,粟裕将军一生先后6次负伤,手臂两次负伤,他左臂负重伤留下残疾,他右臂中弹后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出子弹。战功赫赫的他为新中国成立贡献了很多,被称为“战神”。

先烈们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他们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们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学习环境。




走进仰峰村

长兴青少年宫小记者  刘星语

今天我们去新四军革命根据地仰峰村,在这里我们不仅领略了一番美景,又了解到了许多革命历史知识!

你知道为什么要叫这个村子仰峰村吗?刚开始我也很疑惑,难道是养蜜蜂的村子吗?直到我问了村里的书记才知道,原来我们刚进村子时,必须微微仰起头来才能看见高高的山峰,因此而得名仰峰村。

仰峰村是当年苏浙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这里主曾是粟裕大将军指挥作战的地方。在司令部纪念馆,我们聆听了王书记的介绍,也看到了很多图片和文字资料,还参观了粟裕将军的铜像,住过的房间,用过的物品。粟裕(1907—1984),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1927年,粟裕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抗战期间,任新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军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常委、第五届全国入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

他们在严酷的革命战争时代,在白色恐怖的险恶条件下,在生与死的紧要关头,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共和国的诞生,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主义理想,舍身取义,流血牺牲。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留下了浓浓的爱国情怀,留下了赤诚的爱国之心,他们用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如今他们长眠于地下,但是他们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的!”今天我们小记者再次走进江南小延安的仰峰村,正是来吸收正能量,传承革命先烈精神,努力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返回到顶部
各宫动态
·【海曙宫】HS2025次文明礼仪列车
·【温岭宫】跳动的音符,洒脱的律动
·【温岭宫】麦野听风吟 童趣绘自然
·【喜报】安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儿竹乐团在湖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荣获一等奖!
·【温岭宫】创想无限 玩趣未来
·【湖州宫】少先队队长学校顺利开展“世界地球日”活动
·【海曙宫】寻礼千年罗城,争做文明卫士 ——HS2025次文明礼仪列车发车啦!
·【温岭宫】“流动少年宫” 点亮校园科技热
指导单位: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主办单位:浙江省长兴青少年宫 技术支持:青少年宫在线[www.qsng.cn]
地址:浙江省长兴县太湖中路210号 电话:0572-6229793  传真:0572-6229973 Email:cxqsng@yahoo.com.cn 
浙ICP备05073540号-1
http://zjcx.qsng.cn/